资本分配杠杆风险
股票配资实盘开户 朱德的漫漫寻党路:从上海找到柏林,只为寻求心中真理_周恩来_中国_军阀
1922年的一天,在上海陈独秀的寓所内,他迎来了一位鲜见的客人,这是一位旧式的军官股票配资实盘开户,一位叱咤风云的国民党将军,如今却突然脱去军装、放弃兵权、拒绝高薪匆匆赶到上海见陈独秀,一见面就提出来要入党。
这位远道而来的特殊人物就是朱德,朱德本来以为入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,却不想被陈独秀当头浇了一盆冷水。他对这位军阀出身的客人充满了警觉和不信任,他没有同意朱德的入党请求,而是矜持婉转地送走了他。
在连年的军阀混战当中,朱德的内心随着社会的越来越黑暗而愈发痛苦,他深深地感觉到借助军阀的力量是根本无法改变中国的现状的,他亟需一种更强大的力量,一种能让人坚定不移的信仰来拯救中国,于是他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共产主义身上。
他本可以尽情享受军阀带给他的荣华富贵,然而他却毅然与过去的生活决裂!当时孙中山正值陈炯明的叛乱,他以预付十万军饷为条件,请求朱德的滇军帮助他夺回广东,然而朱德婉言谢绝了孙中山,因为他知道以一个军阀攻打另一个军阀的方法是救不了中国的!
展开剩余74%辞别了孙中山之后,他义无反顾地来到上海找陈独秀,没想到陈独秀的态度令他深受打击。
朱德以一腔热血和真心实意去寻找未来的大门,可是大门并没有为他打开。面对这样的打击,朱德并没有气馁,而是随即启程远赴德国。
当时的朱德已经是年近不惑,在这样的年纪出国留学对于别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,可是朱德心中满怀着期待与执着。他认为德国是马克思、恩格斯的故乡,是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,这是真正值得他去寻找的地方,那里一定拥有他想要的真理。
颠簸的海轮两侧是涌动的海水,就像是朱德涌动的心灵一般,随着海域越来越壮阔而变得更加清澈,他相信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就在那里。
朱德和好友孙炳文乘坐的法国邮轮“安吉尔斯”号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了整整40天,他们终于踏上了欧洲大陆,第一站是法国的马赛港。按照原定计划,他们本来要在这里稍作停留,然而当听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的负责人就在德国柏林时,朱德连行李都没有打开就马不停蹄地赶赴目的地。
在德国柏林,朱德终于见到了那个为他打开新世界大门的男人-周恩来。
周恩来比朱德小12岁,见面前的朱德心中充满了疑虑,但是当相见的那一刻,瞬间一切疑虑都消失了。
后来,朱德这样描述第一次见到周恩来的情景:“我们是1922年10月抵达柏林的,一到那里,我们就直奔周恩来的住处,这是我们在路上听说中国留学生在德国和法国建立了共产党支部后,打听到领导人是周恩来,并且有了柏林的地址。我当时已经36岁了,听说周恩来才24岁,年龄悬殊很大,使得我又怀疑自己是否会像上海那样遭到拒绝。我怀着不安的心情敲开了周恩来的门,看见一个身材瘦长、比普通中国人略高一点的人,两眼闪着光辉,面貌很引人注意,称得上清秀。不过,这是男子汉英俊的一种清秀。让人一看就感觉到他的聪颖。周恩来举止优雅,待人体贴,询问我们有何见教的时候,甚至有点腼腆。”
朱德和周恩来一见如故,那苦苦寻党的委屈终于有人可以倾听了,朱德将他所有的苦衷全盘说出,并且郑重向周恩来表示,他这次来欧洲学习就是为了寻找革命道路、为了寻找自己新的生活方式、为了让中国换个天地!
在朱德讲述的过程中,周恩来没有一次打断他,他只是侧头倾听。最后,朱德严肃、认真地向这位比自己小12岁的年轻人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,周恩来很快批准了他。这一刻,朱德终于将腿从旧时代的泥潭中拔了出来,双脚结结实实地踏在了新时代的土地上!
朱德成为共产党员之后,愈加刻苦地钻研马克思主义,他深入考察德国社会,几乎跑遍了大半个德国,这也令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更加坚定!他一边在哥廷根大学就读,一边领导中国留学生学生会的工作,在留学生中逐渐树立起非常高的威望,他的那股热情根本不像是一个历经沧桑的中年人,反而更像是一个刚刚进入社会的小伙子。
1926年4月,朱德的女儿降生,而此时朱德的年级已经40岁了,为了纪念他四旬得女,他将女儿起了一个乳名就叫“四旬”。
女儿降临的同时股票配资实盘开户,朱德的人生即将迎来巨大的转折点,这是他第一次将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付诸行动!
发布于:浙江省